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 >
新闻中心

半导体等领域 “芯片荒”再次加剧?

全球半导体行业上半年景气度提升

截至发稿,沪深两市共有近20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,由于受去年疫情低基数的影响以及今年整体复产复工态势良好,上市公司营收增长中位数为34.03%;净利润中位数增加38.09%;相对而言半导体行业则更为景气,板块内已披露的50家公司中,营收增长中位数为57.40%,净利润中位数更是达到98.34%,同比接近翻番。

随着业绩的增长,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。107家公司上半年股价平均增幅达46.9%,其中明微电子涨超四倍,富满电子、国民技术、金辰股份、国科微涨幅超200%。

基金方面,有“渣男”之称的半导体基金们也集体回暖,五只半导体ETF年内平均涨幅高达40.38%,并带动配置了相关行业的500余只基金涨幅也达到24%。掌管诺安成长的蔡嵩松更是“一雪前耻”,以年内50%的涨幅引得投资者们“竞折腰”,其在基金的二季报中继续发表看好半导体后市的观点:“半导体芯片的这轮景气度,时间维度很可能超预期。另外,随着国产相关技术产品陆续攻克,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这一因素叠加,行业即将步入市场总量和国产市占率双升的红利期。”

而将目光投向海外,目前国际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基本出炉,国海证券对二十家美股半导体核心公司进行了业绩分析:整体来看,二十家核心企业2021Q2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9.49亿美元(同比+24.99%),实现净利润77.33亿美元(同比+49.68%)。国海证券认为当前产业链部分领域仍具备涨价动能,行业景气度将延续,给予行业“推荐”评级。

全面“芯片荒”?市场需冷静分析

据报道,为遏止新冠疫情,越南第一大城胡志明市23日起提高防疫措施的强度。越南现有芯片制造企业以代工和组装为主,韩国、日本以及美国不少公司在此均有布局;此外,被誉为全球“半导体封测重镇”的马来西亚也遭遇疫情反弹,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多天维持在2万例左右。

对此,东亚前海证券观点认为,目前全球芯片供不应求的形态仍未到有效缓解,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仍然向好。在供给端,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半导体生产大国疫情的再度爆发,给汽车芯片产能带来不确定性影响。此前市场预计汽车芯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有效缓解,目前来看,汽车芯片供需恢复平衡时间或将推迟至明年二季度之后,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超预期。目前晶圆厂、封测厂的产能紧缺,对MOSFET、MCU产品供给影响最为严重,而需求端,在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的趋势下,MOSFET、MCU等产品需求持续高涨,在三季度末或将再度掀起的涨价潮,有望对国内企业业绩起到提振作用,功率及模拟芯片行业景气度依旧维持高涨。

基于此,不少投资者误以为芯片行业遭遇全面的供应不足,认为该板块长期来看“只赚不赔”,事实果真如此吗?

事实上,为了缓解长期供应短缺的问题,国际上芯片巨头已经迅速采取行动提高产量,因此库存也随之大幅增加。据统计,截至6月底,全球九家领先芯片制造商的总库存创下64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。

在各大厂商蜂拥增产时,有芯片制造商开始担心这可能会导致供应过剩:以内存为例,4GB DDR在7月份的批发价格已经连续第二个月大致持平,而需要此类内存的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在4月至6月也显著下降。技术研究公司Omdia的分析师Akira Minamikawa认为:“内存的供应量可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超过需求量,从而导致价格下跌。” 鉴于此,三星电子和美光的股价近期遭遇大幅下跌。

因此博时基金经理黄继晨表示,芯片行业下游面对是生活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需求,而每一种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制程产能上生产,所以每一种不同芯片的供需约束条件是截然不同的。既不能以偏概全,也不能忽视局部出现供给过剩的风险。对相关的言论和分析观点客观解读来看,还是要具体看哪一类的芯片。

日本经济新闻表示,历史上,芯片行业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波动,一旦市场降温,在繁荣时期积累的过剩产能给制造商带来负担。“目前正在进行的扩张将在两到三年内上线,这意味着它们最终可能会拖累公司。”

返回顶部

X广州粤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yueqi112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